close
從我有記憶以來,生活範圍一直在景美!
雖然爸媽都是從彰化上來台北打拼的外地人,但是不管搬了幾次家~先從公館搬到師大分部附近
再搬到隔壁的巷子,然後從巷子尾再搬到巷子頭~就是離不開景美區(現在叫文山區啦)
其實我家是在景美和公館的中間,從小就在這二個地方打混的我,深深的熱愛夜市小吃以及這樣親切熱鬧的路邊攤文化
現在,就算有了自己的小窩,也要在景美夜市旁邊,原因無它~~~我就是喜歡吃路邊攤嘛!!!
說到景美的小吃,著名的實在太多了,每次在國外只有漢堡薯條或是硬麵包時,總會發狠的想~哼,等我回去後,一定要從夜市頭吃到夜市尾,安慰我這個寂寞的胃!
通常我會最先想念的是~~~~
第一名景美上海生煎包,我只能說真的太好吃了!從絡繹不絕的排隊人潮就知道它受歡迎的程度!
不管是菜包(高麗菜)或肉包,都是皮薄餡多、料好實在;它的肉包甚至咬一口下去就會有湯汁流出,菜包的高麗菜,更是清甜鮮脆,手工現做現賣,熱熱呼呼的吃,真的很過癮!
第二名景美豆花,它也幾乎都是需要排隊,我最喜歡它的熱豆花,使用豆漿做湯汁,一碗才20塊,加花生、芋圓或湯圓,加一樣也只要再加5塊,俗擱大碗。
第三名忘記名字的蚵仔麵線,就在上海生煎包的隔壁條巷子,還兼賣臭豆腐,生意好起來的話,需要出動像銀行的那種號碼牌,很神奇哩。它的麵線裡面除了蚵仔和大腸外還加了二個鳥蛋,我第一次吃到還嚇了一跳,想說怎麼有這樣奇怪的大腸,Anyway就是好吃。
並列第三名的就是炸雞排了,它位於愛買的旁邊、小公園前面,同樣也要排隊叫號,超大的炸雞排又香又酥一點也不油膩,常常客人一買都是好幾個,有時候需要等很久,而且沒幾個小時就賣完了,通常晚上6~9點是可以買到的時間吧。
再推薦一家「品軒」~在景美豆花對面,是賣控肉飯、魯肉飯、割包的,控肉飯便當才50塊,用的米是池上米之類的,粒粒分開又黏又有嚼勁。它的燙青菜不是用一般的醬油膏加味素,而是自己做的魚露加枸杞,吃完不會嘴乾,而且青菜一大把,份量很夠;重點是老板非常親切,有一次我一個人比較晚去,剛好老板自己在吃飯,硬是多挾了一些他們自己吃的菜給我吃,還一直說如果湯不夠可以再加,當場讓我很感動!
其他還有鐵板燒、米粉湯、蚵仔煎、鵝肉麵、米糕粥、麻油雞、泰式涼拌青木瓜等等好吃的小吃也是很值得一試的!
看了這麼多小吃,心動嗎?有空來景美夜市走走吧,雖然他沒有像士林夜市那樣氣派(?還是說多樣化),賣的東西也比較退流行(卡俗啦),但是它有許多十幾年甚至二十年以上的老店,是我從小吃到大的........
上次跟我媽去吃鹹水鴨對面的炒麵時(店名不詳),突然回憶起國中時候和媽媽姐姐弟弟一起來吃的時候,還跟我弟吵架(那時他才幼稚園ㄟ)
時光飛逝景物依舊,我喜歡景美夜市或許就是這個道理!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